兆豐國際商業銀行110年 年報

07 銀 行 簡 介 7 銀行簡介 設立日期及銀行沿革 本行前身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 簡稱中國商銀 ) ,鑑於與交通銀行業務深具互補性,於 91 年 12 月 31 日加入交通銀行所屬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 隨即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公司 ) ,復為擴大經營規模、強化市場 占有率,於 94 年經董事會通過,以吸收合併之方式與交通銀行合併。兩家銀行於 95 年 8 月 21 日正式 合併,中國商銀為合併後之存續銀行,交通銀行為消滅銀行,合併後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 簡稱「兆 豐銀行」 ) ,英文名稱為 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 中國商銀及交通銀行均為我國具光榮歷史之銀行,中國商銀改制民營前為中國銀行,成立於民國元 年,其前身可溯至前清時期,清光緒 30 年 ( 民國前 8 年 ) 由戶部奏請成立之戶部銀行,以及其後至清光緒 34 年 7 月 13 日更名之大清銀行。民國 17 年中央銀行成立前,中國銀行被賦予代理國庫及發行鈔券之任 務,中央銀行成立後則被指定為政府特許之國際貿易及匯兌專業銀行。民國 38 年,總管理處播遷臺灣, 國內行處暫停對外營業,國外行處則繼續服務僑胞,吸收僑匯,並協助政府辦理國外採購事宜。民國 49 年總管理處國外部在臺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民國 60 年 12 月 17 日,正式改組,成為民營銀行,並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由於專業之外匯經驗、佈及全球之營 運據點及通匯網路、優良之資產品質、卓越之經營績效,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銀行。 交通銀行創立於民國前 5 年,民國初期奉命與中國銀行共同掌管國庫收支及辦理鈔券發行。歷經政 府特許之實業銀行 ( 民國 17 年 ) 、工業專業銀行 ( 民國 64 年 ) ,至民國 68 年改制為開發銀行,並於民國 88 年轉為民營型態,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業務,歷年來致力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 經建計畫,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對於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居功厥偉。 兆豐銀行延續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之專業優勢,於國際貿易與外匯相關業務、國際聯貸、專案融資、 創導性與創業投資等領域均居國內銀行業之領導地位,憑藉著遍布全球的據點與通匯網,對支持我國廠 商國際化布局、產業升級、活絡經濟發展等,均多有貢獻。近年因應國際趨勢,參考先進國家金融同業經 驗,在提升公司治理與推動永續發展方面,亦不遺餘力。 截至 110 年底,本行員工共 6,559 人 ( 請參閱第 80 頁至第 83 頁「從業員工」之相關資料 ) ,資本總 額為新臺幣 853.62 億元。分支機構方面,本行除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外,另有國內分行 108 家 ( 含國外部 ) 、 海外分行 24 家、支行 6 家、代表處 ( 含行銷辦事處 )2 處,加計在泰國之轉投資子銀行及分行,合計海外 據點達 37 處。 本行董事、監察人及依銀行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應申報股權者,請參閱第 64 頁「董事、監察人、 經理人及依銀行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應申報股權者」之股權變動情形;轉投資關係企業情形請參閱 第 191 頁至第 197 頁「特別記載事項」之關係企業相關資料。

RkJQdWJsaXNoZXIy MjQwMz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