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106年 年報
Annual Report 2017 168 財 務 狀 況 及 財 務 績 效 之 檢 討 分 析 與 風 險 管 理 事 項 168 提升數位管理及行銷能力:銀行業相較其他產業擁有更多的數據資料,應運用科技技術,建置高效能資料庫 架構,透過數據分析,從中淬取出數據價值,以供內部研究或開發新種商品使用;有關行銷通路之應用,亦 已從傳統媒體,跨足至數位或社群媒體,搭配數位行為蒐集,可掌握更多之數據資料以供研究分析使用;銀 行對數據分析之投資,已成為維持競爭力之關鍵影響項目之一。 加速分行數位轉型:主管機關近年已逐步放寬各項法規限制,並開放消費者可線上申辦各項金融服務,客戶 至分行辦理金融服務比率預期將逐年降低,為及早因應此趨勢,銀行應規劃分行業務數位轉型計畫,以配合 整體數位發展。 持續更新資訊系統:銀行推動數位發展,客戶使用各項數位通路辦理金融服務之比率亦將持續增加,面對數 位交易金額及用戶量不斷成長,銀行應持續投資資訊系統軟硬體設備,並引入新的資訊技術以確保服務的穩 定性與擴充性。 ( 2 )本行之因應措施 辦理網路銀行及行動銀行改版,導入使用者體驗設計、優化操作流程,並推動「台灣 Pay 」 QR Code 行動支 付服務,提供轉帳、購物、繳稅等行動服務功能;官方網站亦已開始籌劃改版,並將提供行動版網頁,以因 應客戶對行動金融之需求。 本行採與外部顧問長期合作方式,累積數據資料分析能力,透過建置大數據核心系統,並強化數位行為軌跡 蒐集等週邊應用,增加數據分析之廣度與深度;在數位行銷部分,本行與社群媒體 Line 合作,透過官方帳號 服務,行銷本行業務,本年度將提升官方帳號功能,啟用會員核身機制,可提供個人化訊息通知功能,增加 客戶黏著度,強化本行數位品牌形象。 持續開發新種數位金融產品(如台外幣數位存款帳戶、生物特徵、智慧客服、機器人、行動金融卡、無卡提 款、點數行銷平台等服務)。 規劃於分行引入 VTM ( Virtual Teller Machine )遠端視訊服務系統,提供視訊開戶及製發晶片金融卡等功能, 以降低臨櫃人員的工作負荷,同步提升分行數位服務品質。 加強員工數位金融教育與訓練,深化員工使用電腦之知識與技能,並具備基本行銷能力。 聚焦在「雲端」、「資安」、「行動」、「大數據」與「物聯網」五大技術方向,積極投入相關之應用、創新與研 發,善用數據價值,打造全新的金融服務平台,發掘各種潛在客戶及商機。 配合金管會推動「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 3.0 」計畫及加強本行競爭力,規劃大數據分析應用,建立客戶數據分 析模型,執行個金客戶分群及企金客戶的客戶關係網絡分析,應用於「財富管理精準行銷」及挖掘潛在客戶 並強化風險管理。 為強化大數據基礎建設,建置「大數據資料管理平台」,含「一致性資料市集」滿足銀行內部各類應用之資料 需求、「 Data Lake 」儲存大數據分析所需海量資料,以支援未來全通路的資料搜集、引進「 ETL 管理工具」 可執行、監控各項作業排程。 配合政府政策,行動支付之「行動 ATM 」、「行動銀行」新增台灣 Pay QR Code 轉帳、繳費及繳稅等功能。 另為確保業務運作之穩定、安全,已完成電話銀行系統升級、網銀中介軟體版本提升及多憑證身分認證機制 建置,並將進行網路銀行及行動銀行系統改版。 為擴大線上開立數位存款帳戶申辦客群,新增自然人憑證、跨行金融帳戶之身分認證機制,以及「線上申請 信用卡」交易,可採用客戶既有信用卡進行身分確認。為簡化分行櫃員作業,已於試點分行建置機器人迎賓 及預處理服務,協助客戶辦理台幣存提款、開戶身分證件掃描等作業。
RkJQdWJsaXNoZXIy MjQwMz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