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106年 年報
財 務 概 況 139 139 4. 市場風險管理流程 (1) 本行市場風險管理目標由財務部及風險控管處分別擬訂,風險控管處彙整後提報兆豐金控風險管理委員會與本行董事會 核定。 (2) 風險控管處每日編製市場風險各類金融商品部位及損益表,並定期彙總有價證券投資及衍生性商品操作績效評估提報 ( 常 務 ) 董事會,俾 ( 常務 ) 董事會了解本行有價證券投資及衍生性商品操作之風險控管情形。風險控管處每日彙總分析全行各 類金融商品之部位、評估損益、敏感性風險因子等,另每月進行壓力測試、檢視壓力測試限額等,俾高階管理階層了解 全行市場風險暴險狀況。 5. 市場風險衡量及控管原則 (1) 本行市場風險報告之內容含括利率、匯率、權益證券與信用違約交換 (CDS) 等商品之部位及損益評估。各項交易均有限額 及停損規定,並依本行相關規定呈報核准階層。交易如達停損限額應立即執行;倘不執行停損,交易單位須專案敘明不 停損理由與因應方案等,呈報高階管理階層核定,並定期向 ( 常務 ) 董事會報告。 (2) 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之交易員、交易室及非避險性部位:每日評估;避險性部位:期貨每日評估,其他商品則每月評估 二次。 (3) 利用 SUMMIT 及 DW 資訊系統及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提供即時額度管理、每日損益評估及敏感性風險因子分析、每月壓 力測試計算等功能。 6. 交易簿風險管理之政策與程序 本行及子行均每日監控交易簿部位、暴險變化、及各類限額包括各交易室、交易員、商品線等限額之執行狀況。 交易簿各項金融商品之評價如有市價,每日至少一次以有獨立來源且可容易取得之資訊進行評估;如為模型評價,審慎採用 數理模型評價,並定期檢討評估模型評價之假設與參數。 風險衡量方法為敏感度分析。 本行每月以利率上升 1% 、權益證券市場指數下跌 15% 、匯率上升 3% 及信用利差上升 100 點情境下,對本行及子行利率、 匯率、權益證券及信用違約交換 (CDS) 等相關金融商品進行壓力測試,並定期於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出報告。 7. 交易簿利率風險管理 交易簿利率風險係指因利率不利變動,致所持有之利率商品價值下跌,造成財務損失。主要商品包括與利率相關之有價證券 及衍生性工具。 本行及子行利率商品交易以避險交易為主。 操作單位判斷利率走勢及各國家風險,依核定之最低投資標準過濾發行人信用、財務狀況,慎選標的。本行依經營策略與市 場狀況,訂定交易簿交易限額與停損限額 ( 包括交易室、交易員、交易商品、交易對象、日中與隔夜等限額 ) ,每月以 DV01 值 衡量投資組合受到利率風險影響的程度。 8. 銀行簿利率風險管理 銀行簿利率風險主要來自於資產負債到期日或重訂價日不相配合,以及資產及負債所依據之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本行及子 行以利率敏感性資產及負債期間錯配為主要之利率風險來源。 由於本行及子行存在利率敏感性缺口,市場利率波動對盈餘及現金流量造成或好或壞之影響。 本行主要採用重訂價缺口分析管理銀行簿利率風險,利率重訂價缺口分析可以估算在一定期間內將到期之孳息資產及重新訂 價之付息負債的差額,並衡量利率變動對淨利息收入的影響。該分析假設資產負債結構不變,且利率曲線平行移動,未考慮 客戶行為、基差風險、及債券提前償還之選擇權特性。本行及子行除計算本年度淨利息收入之變動,並監控淨利息收入變動 對本年度淨利息收入預算之比例。 本行及子行每月分析及監控利率風險部位限額與各項利率風險管理指標,如有風險管理指標逾越限額,須提出因應方案,分 析及監控結果定期陳報資金審議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董事會。 9. 外匯風險管理 外匯風險係指兩種不同幣別在不同時間轉換所造成之損益。本行及子行外匯風險主要源自於即期、遠期外匯及外匯選擇權等 衍生工具業務,由於外匯交易大多以當日軋平客戶部位為原則,因此外匯風險相對不大。 為控管交易簿之外匯交易風險,本行及子行針對交易室、交易員等均訂有操作限額及停損限額,並訂有年度最大損失限額, 將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RkJQdWJsaXNoZXIy MjQwMzkx